学生调查报告

2020-08-26 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西安1%、重庆0。94%、武汉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xx元,认为20xx—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数和1000—1500元其中认为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的与希望值在1000—1500 元的大学生数量相当,各约占15%。只有9。4%的人满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资。

  据国家城调总队的20xx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为21577。24元。我们仅与深圳进行比较,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不过1798元,可见,大学生对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较理想化的。

  大学生,一定得“专业对口”吗?

  那句成语“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当问到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时,44%的人回答“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30%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近3/4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两成。甚至为了某种原因愿意放弃专业的占5%。经常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个单位能留大学生多久?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相对来说在1—3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死守饭碗已经成为过去时,不跳槽才难。

  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还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如果按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为5年的话,再加上还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内会有70%的人离开第一份工作。希望“尽量稳定下去”的只有两成。

  大学生们希望多大岁数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岁间打拼出一番事业。20%的人希望成功时间是25—28岁。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岁间。在35—45岁间磨练有成的占9%,无所谓的占9%,希望25岁以下年少即得志的占2%,希望自己在45岁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钓遇文王者最少,只占1%。

  大学生找工作准备什么?

  大学生们清楚地定位了自己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他们认为企业看重的个性应该是“勇于创新”(18%)、踏实(17%)、合作(16%)、乐于参与竞争(10%)等,与信息时代倡导的个性特征相吻合。

  而面试是将这些自信和气质的外在化体现。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1/4的人觉得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必要购置的是“面试服装”,22%的人觉得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还有15%的人一定会在找工作过程中添置BP机,13%的人会特意购买电脑,当然书籍(8%)、上网卡(6%)、化妆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们为找工作做了预算,四成人准备花500—1500元,还有23%的人准备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准备花100元以下。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和预测,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在烟草中原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等人体需要的有益物质,如果把它作食用那是有益的,但是把它作为香烟,经过燃烧而释放出烟雾灰尘等,就都变成有害物质。烟草点燃的烟雾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气体部分,占据92%,包括多量的氧和氮无害气体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微量的致癌、促癌、纤毛毒物质。粒相部分占8%,主要为尼古丁和烟焦油。我国目前我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吸烟年龄日趋减小.青少年吸烟问题不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学生控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实行无烟学校,并将学生控烟问题列入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大学生吸烟状况,探讨影响吸烟的因素,从而减少烟民数量,特进行本次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吸烟状况,探讨影响吸烟的因素,从而减少烟民数量,特进行本次调查。

  调查内容:男生吸烟率,女生吸烟率及大学生平均吸烟率。吸烟者对

  香烟的依赖情况。生活环境对吸烟的影响等。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和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生40人,女生40人。40人男生中有21人吸烟,40人女生中有4人吸烟。男生吸烟率52.5%,女生吸烟率10%,平均吸烟率31.3%。

  (二)调查结果分析

  据本次调查吸烟率为31.3%,对吸烟的危害了解的占52%,了解一点的占40%,不了解的占8%。其中,有65%的人是认为吸烟是有害的,有15%的人认为吸烟是无害的,有20%的人表示不知道。有54%的人认为青少年不适合吸烟,有20%的认为适合,有26%的人表示不知道。在受访的吸烟者中,有15%是从小学开始吸烟,有40%从初中开始吸烟,有35%是从高中开始,有10%是从大学开始吸烟。对于吸烟的原因:25%是好奇,35%是扮酷,16%是好玩,24%是排解压力。父母知道的子女吸烟的有64%,不知道的36%。父母同意子女吸烟的占9%,不同意的占85%,无所谓的占6%。吸烟者中,打算戒烟的占55%,不打算的20%,没有想过的25%。

  二、调查的结论和建议

  (一)调查结果显示

  (1)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吸烟的。

  (2)因受生活环境影响而开始吸烟的学生占大多数。

  (3)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会很大,难以戒掉。

  (4) 吸烟的大学生中,不仅有男学生,也有一部分女学生。虽然女生在调查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10%的比例依然应当引起我们大高度重视。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遏制,女生的吸烟人数比例依然有上升的可能性。

  (5)大学生初次吸烟年龄之小,有的受访者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吸烟;小学、初中、高中,这段期间正是人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吸烟极大影响了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烟草中的各种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吸烟者或在吸烟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在我们篇头已经提过,吸烟很可能会引发很多疾病,例如:气喘病、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等等。并且吸烟还会使青少年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我国中小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学生不准吸烟。

  (6)大学生对吸烟的有关知识了解的不够充分,对吸烟的危害认识的不够透彻。他们只知道吸烟会引起肺部疾病,其实吸烟还会诱发心脏病,眼病以及妇科疾病等。

  大学生吸烟原因很相似,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因为模仿同伴们、受他人的影响而开始吸烟的,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受了挫折而吸烟,结果都嗜烟成瘾;从他们吸烟的原因上看,作为这些吸烟人的家长和校方,是否应该在他们身上多找些自己的原因,他们之所以会吸烟是否与自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首先,就从模仿同伴的同学而言,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漏洞,他们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其次,就从受了挫折而吸烟的同学而言,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压力很大,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有的家庭困难的还要受到在校期间生活的压力,校方是否对其进行过了解和有效的救助?

  诸多原因,最终还要从吸烟人自身找原因,因为其吸烟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自制力不强,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我们的自制能力。

  (二)建议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看到有许多大学生出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嗜烟成瘾,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作为吸烟大学生的父母,应当加大对子女在生活上的关注程度:多与子女交流关吸烟危害的知识;在给零花钱时,多注意子女对钱的使用情况;当发现子女嗜烟成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和子女一同克服烟瘾。吸烟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应该在子女面对就尽少吸烟,或者不吸烟,为子女作一个好的榜样。

  2、作为吸烟大学生的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在这个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制订相应的校规、校纪,建立约束机制。教育部曾规定校园内禁止吸烟,学校可结合实际明令在电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图书馆、教室、体育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禁止学生吸烟,对举报者进行奖励,对违者予以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把学生吸烟与评先进结合起来,吸烟学生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不能获得奖学金。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最近,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里看见近视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的新闻报告。刚好,这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有关于近视的调查。于是,我们组五位同学对我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我们除了调查我们班同学的近视的人数,还找了十位同学再进行深入的调查。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我们班四十七人就已经有二十四人患有近视,超过了全班同学的一半人数。我们还从那十位同学的问卷当中看出,近视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不注意用眼卫生:

  也就是用手接触过某些不卫生的东西后,不洗手就擦眼睛;

  二、用眼不正确:

  则是看电视的时间长、玩电脑的时间过多、写字姿势不正确、晚上趴在灯光较暗的床上看书这些都是导致近视的诱因。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接受调查的各五位男生和女生当中,有两位男生和三位女生近视,还有三位同学不知道怎么恢复近视和预防近视。

  经过我们组这次的调查,可以看出近视就像新闻所说的那样,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只要我们注意保护好并珍惜好自己的眼睛,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上美好的一切。爱护眼睛,从我们做起!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特别是高中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迷恋网络的原因,我们于20xx年11月、12月,对学校学生上网情况作抽样调查问卷,测查结果如下:

  高一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性别 人数比率 上网主要地点 上网主要目的 网吧 校电脑房 其他 打游戏 聊天交友 资料查询 男生 26% 、17%、 16.7% 、65% 、33% 、25% 、26% 女生 11%、1 0%、 22.2%、 76%、 11% 、11% 、37%

  高二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性别 人数比率 上网主要地点 上网主要目的 网吧 校电脑房 其他 打游戏 聊天交友 资料查询 男生 72%、 44%、 35% 、20% 、50% 、38.7% 、27% 女生 60%、 1.2% 、50.5%、 48% 、12%、 55% 、22%

  高三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性别 人数比率 上网主要地点 上网主要目的 网吧 校电脑房 其他 打游戏 聊天交友 资料查询 男生 87% 、57% 、36.7% 、25.7% 、53.3% 、35% 、23% 女生 67% 、3.2% 、34.2%、 66% 、12.1% 、27.1% 、21.8%

  从抽样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黄色网站。

  3、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4、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10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3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27-34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5、对于上网的感觉,有85%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

  6、上网的经济来源,65%的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选择其它,不愿细说。

  7、父母懂得网络知识的只有38%;对于学生上网,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见网色变,禁止学生上网。

  二、对策

  (一)从学校方面出发

  1、加强思想教育 网络带给了学生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中学生由于年轻,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2、把电脑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以活动训练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活动中说说、看看、查查、写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参与活动进程。因此,学生有了独特的亲身感受,才会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网络所带给他们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网应有所选择与控制,进而达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学生: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

  3、以爱感染学生 学校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场所,无论学生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学校里他们都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的学生,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现状,拟定教育方案,加强爱的教育,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生活、学习、同学交往上给他们多加关心和照顾。对于弱势群体,老师应组织活动小组,在他们的生日开展祝贺活动,赠送生日礼物;做好家访工作,促进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素质,科学教育学生,给学生多一点儿精神上的爱。因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转换教师角色 据调查研究,部分学生因为上网影响了学业,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络,而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习中出了问题。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那些学习上不成功,受老师训斥比较多或缺少朋友的学生,他们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对生活、学习成功的学生则不会有太大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因此,我们江夏一中开设了“江夏一中师生论坛”,提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平台,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引路人,正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5、转变学习方式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时代冲击着教育,以前相对简单的讲和答的课堂教学模式日趋失去其主导地位。利用网络,优化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人灌或人机灌,而是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寻找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网络,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我们教育者积极倡导把网络当作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课程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不是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应让学生的主体发展、能动发展和综合发展得以实现。

  6、丰富课外活动 现在的中学生,除了教室、厕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就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希望学校: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减轻学业负担,学校的电脑房每星期六应对学生开放,应有专门老师指导,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学校还应组织了许多兴趣组:如学生们喜欢的航模、绘画、书法、弹琴、舞蹈、手工制作等,尽量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康。

  (二)从家庭方面出发

  1、正确对待网络 从问卷前测中,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其实这两种态度都很极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对此现象,我们和班主任一起组织一次主题家长会--网络时代中的家庭教育。

  为了防止高中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学生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

  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2、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家长、老师都把自己的成功种植在学生身上,希望通过学生的出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学生,背负着重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要求学生,他们有着很大的不满与反抗,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与人倾诉、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关心(包括身体上的与心理上的)。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家长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了解学生,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家长绝不要老以一种我是家长,你必须服从的态度来教育孩子。另外,家长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

  3、掌握网络技术 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7%的家长根本不懂网络的有关知识,只有16%的家长比较熟悉。好多家长为了我们的学习,省吃俭用买了电脑,却发现我们这些学生玩游戏入迷,好不痛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家长首先要熟悉网络,帮助孩子安全使用网络,这也有助于改变自己的消极形象,消除与孩子的代沟。作为家长,只有熟悉网络知识,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父母可以与学生一起上网,一起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又可以增进父母与学生的亲子关系。

  (三)社会提供环境

  社会—中学生生活的大环境,应该以育人为主,培养健康一代为主,不妨多提供给他们学习、活动的场所,如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青少年活动场所越来越少,街头网吧却一家连一家,网吧事件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喜人的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于20xx年9月29日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63号令,公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这个条例共分5章37条,已于20xx年11月15 日开始施行了。该条例规定:从11月15日起,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者将受到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证等处罚。条例还规定: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应当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并要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并记录有关上网信息,供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该《条例》的实施,可以说是给青少年一个希望的春天。可是由于现在直接管理部门还没到位,有些混乱,致使一些网吧老板浑水摸鱼,趁机昧着良心赚钱。我们真诚地期望着文化、公安等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加强工作力度,把《条例》落到实处,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还学生一片晴朗的天空。

  (四)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对于学生上网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首先要统一观点,加强管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教师、网吧老板等大人,统一认识,既要支持、鼓励学生上网,又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引导疏通的义务,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对更多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其它异彩纷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游戏和聊天。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研究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消费的看法,通过比较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

  二.研究过程: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调查的数据显示35.5%的男同学在每月的消费上注重营养消费,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占到42.2%。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30%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中有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大学生的健康消费也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

  消费呈现多层次化。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7.8%,低于350元的占15.9%,44.3%的学生月消费在350-500元之间,31.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因为87.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8.9%的学生自己兼职,但挣的钱不多。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40.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14.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12.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四、调查后总结: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当然也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就越是能够证明他的成功。在中国,应该说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然后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

  五、调查后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六、感想与体会:

  大学生要控制欲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购物时不要急于出手,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另外要学会理财,制定每月的开销计划,进行消费记帐也是大有帮助的。理财其实也是一种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效能,如何去规划、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们关注消费和理财,希望可以探讨到我们大学生自身的一些消费特点,以使我们今后可以更理性的消费,更明白的消费。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一、摘要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但是其中也分为了两派,一派人热衷于网络购物,而其他人则对网络购物有一定的顾虑。针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市场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

  二、引言

  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中国网民数量在急剧的增长,而在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网民的购物比例也随着上升。20xx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三亿,而网购的用户群体也占到整个互联网用户群的三成。这就代表着中国在09年已经有了1亿用户的网购市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大。

  中国网民的购物潜力仍未被完全释放。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网民中网络购物比例已经超过2/3。各大网络购物网站致力于打造更加简单易行的购物平台,网络购物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要会上网就可以学会网络购物。中国网络购物的潜力还远未被释放。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网络购物市场的成熟,网络购物市场必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统计数据显示(如下图),09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2483.5亿元,同比08年的1281.8亿元,继续大增93.7%.

  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更是情有独钟。而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经达到总数的49.3%。

  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他们往往扮演者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尽管在校期间没有收入来源,在消费能力上受到了限制,但大部分学生4年之后都会获得一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所以在校大学生一旦突破了资金的限制,将会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其在校期间的消费行为会代表未来几年的消费趋势。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特征。

  三、调查报告正文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实情况简介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宿舍楼下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邮件。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不懈于或者不愿尝试网上购物,阻碍他们的原因是什么那些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学生,他们的购物动机、购买物品特点又是什么男女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有什么样的区别

  阻碍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的主要心理障碍因素是: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性、保质期等方面,以及网站上同类产品的信息丰富程度、可筛选性、可对比性是否能够达到购买者的预期标准。此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与否也是影响因素。男生更多怀疑的是网站信息的可靠性,而女生则更多怀疑的是网上购买产品的质量。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较看重便捷,而女性更加重视价格。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因此,网上购物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述与分析。

  (二)、调查方案

  1、调查的背景:随着网络普及,电脑成本的不断下降,网上购物已经从当时雾里看花遥不可及的状态,变成了当今最火爆,最适合上班族、年轻族群购物口味的一种购物方式。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未来购物市场上的潜在用户。然而,近年来,根据消协统计,网购成为增长行最快的投诉热点之一。网络诈欺层出不穷,商品也不总是物美价廉,卖家中也出现了因一句差评而线下“追杀”买家的现象,服务质量差强人意。

  2、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这次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研究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消费态度,正确指导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以及未来对网购发展潜力的期望。

  3、调查方法与对象: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网购问题的看法,我们小组以福州教育学院为试点,针对08级同学展开了调查。调查中,我们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投放了100份调查问卷,还采访了20余名同学,收集同学们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为主,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1.【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10篇

2.【推荐】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五篇

3.【推荐】学生调查报告六篇

4.【推荐】学生调查报告3篇

5.【推荐】学生调查报告4篇

6.【推荐】学生调查报告10篇

7.【推荐】学生调查报告四篇

8.【推荐】学生调查报告三篇

上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集合六篇

学生调查报告

2020-08-26 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西安1%、重庆0。94%、武汉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xx元,认为20xx—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数和1000—1500元其中认为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的与希望值在1000—1500 元的大学生数量相当,各约占15%。只有9。4%的人满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资。

  据国家城调总队的20xx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为21577。24元。我们仅与深圳进行比较,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不过1798元,可见,大学生对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较理想化的。

  大学生,一定得“专业对口”吗?

  那句成语“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当问到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时,44%的人回答“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30%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近3/4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两成。甚至为了某种原因愿意放弃专业的占5%。经常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个单位能留大学生多久?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相对来说在1—3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死守饭碗已经成为过去时,不跳槽才难。

  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还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如果按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为5年的话,再加上还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内会有70%的人离开第一份工作。希望“尽量稳定下去”的只有两成。

  大学生们希望多大岁数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岁间打拼出一番事业。20%的人希望成功时间是25—28岁。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岁间。在35—45岁间磨练有成的占9%,无所谓的占9%,希望25岁以下年少即得志的占2%,希望自己在45岁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钓遇文王者最少,只占1%。

  大学生找工作准备什么?

  大学生们清楚地定位了自己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他们认为企业看重的个性应该是“勇于创新”(18%)、踏实(17%)、合作(16%)、乐于参与竞争(10%)等,与信息时代倡导的个性特征相吻合。

  而面试是将这些自信和气质的外在化体现。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1/4的人觉得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必要购置的是“面试服装”,22%的人觉得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还有15%的人一定会在找工作过程中添置BP机,13%的人会特意购买电脑,当然书籍(8%)、上网卡(6%)、化妆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们为找工作做了预算,四成人准备花500—1500元,还有23%的人准备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准备花100元以下。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和预测,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在烟草中原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等人体需要的有益物质,如果把它作食用那是有益的,但是把它作为香烟,经过燃烧而释放出烟雾灰尘等,就都变成有害物质。烟草点燃的烟雾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气体部分,占据92%,包括多量的氧和氮无害气体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微量的致癌、促癌、纤毛毒物质。粒相部分占8%,主要为尼古丁和烟焦油。我国目前我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吸烟年龄日趋减小.青少年吸烟问题不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学生控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实行无烟学校,并将学生控烟问题列入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大学生吸烟状况,探讨影响吸烟的因素,从而减少烟民数量,特进行本次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吸烟状况,探讨影响吸烟的因素,从而减少烟民数量,特进行本次调查。

  调查内容:男生吸烟率,女生吸烟率及大学生平均吸烟率。吸烟者对

  香烟的依赖情况。生活环境对吸烟的影响等。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和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生40人,女生40人。40人男生中有21人吸烟,40人女生中有4人吸烟。男生吸烟率52.5%,女生吸烟率10%,平均吸烟率31.3%。

  (二)调查结果分析

  据本次调查吸烟率为31.3%,对吸烟的危害了解的占52%,了解一点的占40%,不了解的占8%。其中,有65%的人是认为吸烟是有害的,有15%的人认为吸烟是无害的,有20%的人表示不知道。有54%的人认为青少年不适合吸烟,有20%的认为适合,有26%的人表示不知道。在受访的吸烟者中,有15%是从小学开始吸烟,有40%从初中开始吸烟,有35%是从高中开始,有10%是从大学开始吸烟。对于吸烟的原因:25%是好奇,35%是扮酷,16%是好玩,24%是排解压力。父母知道的子女吸烟的有64%,不知道的36%。父母同意子女吸烟的占9%,不同意的占85%,无所谓的占6%。吸烟者中,打算戒烟的占55%,不打算的20%,没有想过的25%。

  二、调查的结论和建议

  (一)调查结果显示

  (1)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吸烟的。

  (2)因受生活环境影响而开始吸烟的学生占大多数。

  (3)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会很大,难以戒掉。

  (4) 吸烟的大学生中,不仅有男学生,也有一部分女学生。虽然女生在调查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10%的比例依然应当引起我们大高度重视。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遏制,女生的吸烟人数比例依然有上升的可能性。

  (5)大学生初次吸烟年龄之小,有的受访者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吸烟;小学、初中、高中,这段期间正是人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吸烟极大影响了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烟草中的各种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吸烟者或在吸烟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在我们篇头已经提过,吸烟很可能会引发很多疾病,例如:气喘病、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等等。并且吸烟还会使青少年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我国中小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学生不准吸烟。

  (6)大学生对吸烟的有关知识了解的不够充分,对吸烟的危害认识的不够透彻。他们只知道吸烟会引起肺部疾病,其实吸烟还会诱发心脏病,眼病以及妇科疾病等。

  大学生吸烟原因很相似,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因为模仿同伴们、受他人的影响而开始吸烟的,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受了挫折而吸烟,结果都嗜烟成瘾;从他们吸烟的原因上看,作为这些吸烟人的家长和校方,是否应该在他们身上多找些自己的原因,他们之所以会吸烟是否与自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首先,就从模仿同伴的同学而言,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漏洞,他们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其次,就从受了挫折而吸烟的同学而言,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压力很大,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有的家庭困难的还要受到在校期间生活的压力,校方是否对其进行过了解和有效的救助?

  诸多原因,最终还要从吸烟人自身找原因,因为其吸烟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自制力不强,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我们的自制能力。

  (二)建议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看到有许多大学生出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嗜烟成瘾,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作为吸烟大学生的父母,应当加大对子女在生活上的关注程度:多与子女交流关吸烟危害的知识;在给零花钱时,多注意子女对钱的使用情况;当发现子女嗜烟成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和子女一同克服烟瘾。吸烟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应该在子女面对就尽少吸烟,或者不吸烟,为子女作一个好的榜样。

  2、作为吸烟大学生的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在这个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制订相应的校规、校纪,建立约束机制。教育部曾规定校园内禁止吸烟,学校可结合实际明令在电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图书馆、教室、体育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禁止学生吸烟,对举报者进行奖励,对违者予以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把学生吸烟与评先进结合起来,吸烟学生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不能获得奖学金。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最近,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里看见近视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的新闻报告。刚好,这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有关于近视的调查。于是,我们组五位同学对我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我们除了调查我们班同学的近视的人数,还找了十位同学再进行深入的调查。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我们班四十七人就已经有二十四人患有近视,超过了全班同学的一半人数。我们还从那十位同学的问卷当中看出,近视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不注意用眼卫生:

  也就是用手接触过某些不卫生的东西后,不洗手就擦眼睛;

  二、用眼不正确:

  则是看电视的时间长、玩电脑的时间过多、写字姿势不正确、晚上趴在灯光较暗的床上看书这些都是导致近视的诱因。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接受调查的各五位男生和女生当中,有两位男生和三位女生近视,还有三位同学不知道怎么恢复近视和预防近视。

  经过我们组这次的调查,可以看出近视就像新闻所说的那样,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只要我们注意保护好并珍惜好自己的眼睛,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上美好的一切。爱护眼睛,从我们做起!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特别是高中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迷恋网络的原因,我们于20xx年11月、12月,对学校学生上网情况作抽样调查问卷,测查结果如下:

  高一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性别 人数比率 上网主要地点 上网主要目的 网吧 校电脑房 其他 打游戏 聊天交友 资料查询 男生 26% 、17%、 16.7% 、65% 、33% 、25% 、26% 女生 11%、1 0%、 22.2%、 76%、 11% 、11% 、37%

  高二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性别 人数比率 上网主要地点 上网主要目的 网吧 校电脑房 其他 打游戏 聊天交友 资料查询 男生 72%、 44%、 35% 、20% 、50% 、38.7% 、27% 女生 60%、 1.2% 、50.5%、 48% 、12%、 55% 、22%

  高三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性别 人数比率 上网主要地点 上网主要目的 网吧 校电脑房 其他 打游戏 聊天交友 资料查询 男生 87% 、57% 、36.7% 、25.7% 、53.3% 、35% 、23% 女生 67% 、3.2% 、34.2%、 66% 、12.1% 、27.1% 、21.8%

  从抽样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黄色网站。

  3、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4、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10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3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27-34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5、对于上网的感觉,有85%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

  6、上网的经济来源,65%的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选择其它,不愿细说。

  7、父母懂得网络知识的只有38%;对于学生上网,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见网色变,禁止学生上网。

  二、对策

  (一)从学校方面出发

  1、加强思想教育 网络带给了学生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中学生由于年轻,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2、把电脑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以活动训练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活动中说说、看看、查查、写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参与活动进程。因此,学生有了独特的亲身感受,才会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网络所带给他们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网应有所选择与控制,进而达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学生: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

  3、以爱感染学生 学校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场所,无论学生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学校里他们都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的学生,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现状,拟定教育方案,加强爱的教育,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生活、学习、同学交往上给他们多加关心和照顾。对于弱势群体,老师应组织活动小组,在他们的生日开展祝贺活动,赠送生日礼物;做好家访工作,促进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素质,科学教育学生,给学生多一点儿精神上的爱。因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转换教师角色 据调查研究,部分学生因为上网影响了学业,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络,而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习中出了问题。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那些学习上不成功,受老师训斥比较多或缺少朋友的学生,他们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对生活、学习成功的学生则不会有太大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因此,我们江夏一中开设了“江夏一中师生论坛”,提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平台,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引路人,正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5、转变学习方式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时代冲击着教育,以前相对简单的讲和答的课堂教学模式日趋失去其主导地位。利用网络,优化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人灌或人机灌,而是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寻找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网络,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我们教育者积极倡导把网络当作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课程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不是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应让学生的主体发展、能动发展和综合发展得以实现。

  6、丰富课外活动 现在的中学生,除了教室、厕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就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希望学校: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减轻学业负担,学校的电脑房每星期六应对学生开放,应有专门老师指导,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学校还应组织了许多兴趣组:如学生们喜欢的航模、绘画、书法、弹琴、舞蹈、手工制作等,尽量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康。

  (二)从家庭方面出发

  1、正确对待网络 从问卷前测中,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其实这两种态度都很极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对此现象,我们和班主任一起组织一次主题家长会--网络时代中的家庭教育。

  为了防止高中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学生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

  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2、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家长、老师都把自己的成功种植在学生身上,希望通过学生的出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学生,背负着重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要求学生,他们有着很大的不满与反抗,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与人倾诉、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关心(包括身体上的与心理上的)。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家长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了解学生,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者,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家长绝不要老以一种我是家长,你必须服从的态度来教育孩子。另外,家长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

  3、掌握网络技术 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7%的家长根本不懂网络的有关知识,只有16%的家长比较熟悉。好多家长为了我们的学习,省吃俭用买了电脑,却发现我们这些学生玩游戏入迷,好不痛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家长首先要熟悉网络,帮助孩子安全使用网络,这也有助于改变自己的消极形象,消除与孩子的代沟。作为家长,只有熟悉网络知识,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父母可以与学生一起上网,一起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又可以增进父母与学生的亲子关系。

  (三)社会提供环境

  社会—中学生生活的大环境,应该以育人为主,培养健康一代为主,不妨多提供给他们学习、活动的场所,如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青少年活动场所越来越少,街头网吧却一家连一家,网吧事件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喜人的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于20xx年9月29日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63号令,公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这个条例共分5章37条,已于20xx年11月15 日开始施行了。该条例规定:从11月15日起,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者将受到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证等处罚。条例还规定: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应当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并要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并记录有关上网信息,供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该《条例》的实施,可以说是给青少年一个希望的春天。可是由于现在直接管理部门还没到位,有些混乱,致使一些网吧老板浑水摸鱼,趁机昧着良心赚钱。我们真诚地期望着文化、公安等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加强工作力度,把《条例》落到实处,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还学生一片晴朗的天空。

  (四)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对于学生上网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首先要统一观点,加强管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教师、网吧老板等大人,统一认识,既要支持、鼓励学生上网,又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引导疏通的义务,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对更多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其它异彩纷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游戏和聊天。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研究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消费的看法,通过比较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

  二.研究过程: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调查的数据显示35.5%的男同学在每月的消费上注重营养消费,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占到42.2%。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30%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中有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大学生的健康消费也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

  消费呈现多层次化。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7.8%,低于350元的占15.9%,44.3%的学生月消费在350-500元之间,31.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因为87.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8.9%的学生自己兼职,但挣的钱不多。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40.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14.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12.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四、调查后总结: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当然也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就越是能够证明他的成功。在中国,应该说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然后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

  五、调查后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六、感想与体会:

  大学生要控制欲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购物时不要急于出手,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另外要学会理财,制定每月的开销计划,进行消费记帐也是大有帮助的。理财其实也是一种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效能,如何去规划、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们关注消费和理财,希望可以探讨到我们大学生自身的一些消费特点,以使我们今后可以更理性的消费,更明白的消费。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一、摘要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但是其中也分为了两派,一派人热衷于网络购物,而其他人则对网络购物有一定的顾虑。针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市场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

  二、引言

  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中国网民数量在急剧的增长,而在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网民的购物比例也随着上升。20xx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三亿,而网购的用户群体也占到整个互联网用户群的三成。这就代表着中国在09年已经有了1亿用户的网购市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大。

  中国网民的购物潜力仍未被完全释放。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网民中网络购物比例已经超过2/3。各大网络购物网站致力于打造更加简单易行的购物平台,网络购物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要会上网就可以学会网络购物。中国网络购物的潜力还远未被释放。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网络购物市场的成熟,网络购物市场必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统计数据显示(如下图),09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2483.5亿元,同比08年的1281.8亿元,继续大增93.7%.

  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更是情有独钟。而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经达到总数的49.3%。

  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他们往往扮演者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尽管在校期间没有收入来源,在消费能力上受到了限制,但大部分学生4年之后都会获得一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所以在校大学生一旦突破了资金的限制,将会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其在校期间的消费行为会代表未来几年的消费趋势。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特征。

  三、调查报告正文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实情况简介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宿舍楼下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邮件。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不懈于或者不愿尝试网上购物,阻碍他们的原因是什么那些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学生,他们的购物动机、购买物品特点又是什么男女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有什么样的区别

  阻碍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的主要心理障碍因素是: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性、保质期等方面,以及网站上同类产品的信息丰富程度、可筛选性、可对比性是否能够达到购买者的预期标准。此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与否也是影响因素。男生更多怀疑的是网站信息的可靠性,而女生则更多怀疑的是网上购买产品的质量。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较看重便捷,而女性更加重视价格。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因此,网上购物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述与分析。

  (二)、调查方案

  1、调查的背景:随着网络普及,电脑成本的不断下降,网上购物已经从当时雾里看花遥不可及的状态,变成了当今最火爆,最适合上班族、年轻族群购物口味的一种购物方式。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未来购物市场上的潜在用户。然而,近年来,根据消协统计,网购成为增长行最快的投诉热点之一。网络诈欺层出不穷,商品也不总是物美价廉,卖家中也出现了因一句差评而线下“追杀”买家的现象,服务质量差强人意。

  2、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这次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研究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消费态度,正确指导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以及未来对网购发展潜力的期望。

  3、调查方法与对象: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网购问题的看法,我们小组以福州教育学院为试点,针对08级同学展开了调查。调查中,我们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投放了100份调查问卷,还采访了20余名同学,收集同学们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为主,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1.【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10篇

2.【推荐】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五篇

3.【推荐】学生调查报告六篇

4.【推荐】学生调查报告3篇

5.【推荐】学生调查报告4篇

6.【推荐】学生调查报告10篇

7.【推荐】学生调查报告四篇

8.【推荐】学生调查报告三篇

上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